如何定义仪式感?
仪式感会赋予某一时间段内发生的特定事件“与众不同”的意义,而仪式感便是在仪式之中产生的体验感。
仪式感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新物种,而是在老祖宗的年代已经存在,古人就一直把“礼”放在首位,这种仪式感即是阶级划分的最重要标签之一。
但在物质匮乏的时期,当我们还在为温饱奔波的时候,仪式感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。现在是一个高感性族群的时代,为生存而需要的时代早已过去,为“想要而需要、为情感而需要”才是消费者的标签,所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越来越需要仪式感的体验。
如何打造仪式感?开窍君总结了以下三种打造路径:
场景化
我们都知道环境威力法则,当一个人置身于一个特定的场所里,会被该场所里营造的氛围、其他人的行为所感染(即所谓气场),并遵从其他大多数人的行为准则。
比如苹果的饥饿营销策略,围绕该策略,新产品的信息泄密、新品发布会、以及门店的排队长龙,这些苹果创造出来的场景都在一步步地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。果粉们每一次的购买都像是向这个品牌朝圣。
再有就是小龙女的彩虹茶园,其打造的茶园亲子平台,以亲子文化为本,茶园为媒,通过食修、书修、茶修,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系带在茶园这个特定场景里放到极大,在都市生活、工作节奏及其快速的背景下,让家庭成员能拥有一份难得的慢节奏共享时光,以至于每一个过来体验的家庭都带着满满的幸福离开。在整个茶园之旅,每个人都能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亲子的仪式感,一个孩子说的“离天堂最近的距离是爸爸的肩膀”,相信会深深打动每一个忙碌的父亲。
细节极致化
当你将事情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化,整件事情就会充满了仪式感。
比如开窍君在日本品尝的怀石料理,吃饭两小时,只吃7道菜。但整个过程每个人都肃穆岸然,因为每吃一道菜都会更换一套餐具,在吃每一道菜之前,服务生都会和大家讲述这道菜的前世今生,更加恐怖的是,每个人使用的餐具都历史悠久且价值不菲,据怀石料理的主理人介绍,所有的餐具价值加起来超过1亿元(人民币)!
老沈的鸡在仪式感上的打造也极具一格,一个贩卖生鲜鸡的品牌,你只需要告诉消费者你的鸡是如何养出来的就可以了,但他不,创始人老沈认为,鸡养的好是根本,这是这个行业的良心,但重要的是要消费者学会如何品鉴一只好鸡。作为食物,销售只是开始,只有进了口,最后的一公里才完成。所以作为一个养鸡专家,经过7年的口腔磨炼,又成了一个吃鸡达人,独创出“吃好鸡十大心法”,将吃鸡品鸡的过程分解成十大步骤,从色、香、味、嚼等给出了详细的品鉴标准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用上不同的器皿,最后还得打分,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变得极其具有仪式感,竟然成为他卖鸡的重要手段,每一个体验过其“吃好鸡十大心法”的消费者都成为了他的街坊,甚至有街坊为此还成为了他的合伙人。
价值观驱动
价值观比价值大,但不是所有价值观都具有仪式感,而当你所倡导的价值观十分极致、排他性极强(当然也要做得到),便会让消费者心里涌出仪式感。
如“roseonly”,它倡导的价值观是“一生只爱一人”,你在它家买花送人,必须登记双方的信息,确保你每次送的花都只能送给这一个人,这个强烈的心理冲击就会产生仪式感,当你每次买花送给那唯一指定的人时,你的心里都会充满爱意以及敬畏。
再比如“UA安德玛”,它说要“与棉为敌”,将运动者对棉质运动服的槽点放到极大,也得到了很多运动者的青睐及热捧,进而将其推上运动品牌第三的宝座。
还有diesel(迪塞尔)牛仔时装品牌的“be stupid”,敢于做傻瓜,这些带有强烈个性的价值观倡导,往往让很多消费者去追随,并最终成为死忠粉。
而Toms的“onefor one”价值主张,也是让很多消费者带着仪式感进店购买,因为他知道,自己每在Toms消费一对鞋,就会让世界上另一个角陆的贫穷孩子有一对鞋子穿。所以,在Toms消费的已经不仅是鞋,而是自己贡献出的一份爱心。
产品是一,仪式感是加分项,但是在这个产品同质化的年代,加分项就成了生死手。仪式感让消费者对你的产品赞叹,对你的品牌产生粘性,仪式感是产品之外与消费者沟通的触点。
所有仪式感都是设计出来的,如果你有更多“设计仪式感”的思路,在下面留言,告诉开窍君。
▼
▼
▼
标签: 苹果在哪里下国际版吃鸡